新闻中心


NEWS CENTER

玉米


  恩平市良西镇享有“四薯之乡”(马铃薯、木薯、沙葛、粉葛)㊣的美誉,是什么让该镇的马铃薯远近闻名呢?答案是:靠天时、地利、人和。天时地利,是指良西㊣镇四季分明,山坡地多,土层深厚肥沃,富含硒元素,种植马铃薯有着得天独厚的条✅件;而人和,则要数恩平市良西镇四薯行业协会党支部的引领作用,用“薯”光照✅亮强村富㊣民路。

  良西镇有着得天独厚的环境和条件,极适合马铃薯生长,然而长期以来,受限于品㊣种和技术,当地的马铃薯种植效益并不高。2017年,为了㊣加强资源整合,打通“供种—服务—回收㊣—销售”渠道,恩平市良西镇四薯行业协会党支部带着攻坚任务成立了。“有了好的品种,马铃薯才会✅高品质,才会增㊣产增收。”协会党支部书记、会长,四薯㊣种植大✅户吴文伟说。

  薯种不佳但本地无法育种,这是摆在协会党支部面前的首个难题。为了改变这一现状,吴文伟决定前往内蒙古等育种大省考察,最终成功引进适合本地种植的荷兰15号薯种。该薯种以其苗齐、抗病性强玉米、个头大、皮色好、形状佳等优✅势,亩产量比㊣其他品种高出30%—50%,经济收益更是提高了50%—80%。

  引进新品种只✅是第一步,要想让这些新品种在本地扎根结果,还得靠科学种植和管理。协会党支部办起了马铃薯栽培技术培训班,邀请专家到田地里面对面传授种植新技术。协会党员农户们㊣自发行动起来,为其他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和经验介绍,并无偿提供“点对点”解决方案,解决疑难杂症。有时遇上了种✅植户技术、管理不到位的情况,吴文伟还专门讲解防病虫害知识,教大家怎么防治马铃薯晚疫病,提出一些杀虫和施肥建✅议,确保马铃薯能有个好收㊣成。

  要想取得良好经济效益,就要走规模化种植道路,打开外地市场,但刚开始有些乡亲心里没底,怕种多了卖不出去。

  为了打消乡亲们的顾虑,协会党支部联合良西镇伟俊四薯专业合作社,采取“合作㊣社+基地+农户”模式,统一提供种薯、化肥、农药等生产资料,统一进行技术培训,统一收购㊣和销售马铃薯,降低了农户生产成本,提高马铃薯的品质和产量。就这样,合作社从最初的5户人家,到现在25户一起干;从三四十公顷,扩展到现在的200多公顷。周边500多户村民也跟着种起了马铃薯,日子一天比一㊣天红火。

  种地要“靠天吃饭”,为了加强农户抗风✅险能㊣力,协会党支部大力推动农户购买农业保险,同时协调合作社给受灾农户免费或赊款提供种子,帮助他们✅渡过难关。

  种的问题解决了,卖又成了新难题。作为易腐食品,马铃薯的储存保鲜至关重要,吴文伟带着会员们查阅资料、四处㊣询问经验,最终摸索出了最适㊣合的土方法储存:找一些闲置的房子,用黑太阳网密封窗户,把马铃薯放在这样阴凉干燥的㊣环境中,可以延长保鲜20多天,为销售争取更多的宝贵时间。

  同时,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,本地市场已经饱和,吴文伟㊣又组织收集整理农户库存信息,利用合作社人脉广的优势,积极联系有实力的厂家进场收购马铃薯。同时,主动联系㊣买家,自发㊣组织货车,把马铃薯拉到江门其㊣他县(市、区)和佛山、武汉等地去卖。总的算来,马铃薯亩产可达5000元马铃薯之㊣乡,全镇马铃薯多挣达七八百万元。

  现在,第一批种植马铃薯的乡亲腰包都鼓了起来,有的盖了新房,有的买了新车,日子过得有滋有味,村民戏称他们的房子车子为“薯楼”“薯车”。

  2020年5月,为了擦亮“四薯之乡”这个招牌,良西镇四薯行业协会党支部打造了四薯党✅群服务中心,设置四薯特色农产品展销平台,展示四薯的种植成长过程,为游客免费提供四薯产品品尝,提高㊣良西四薯农产品的知名度。

  四薯党群服务中心位于广东㊣省“十大最美农村路”县道X381线牛皮仔至良西那湾段,是周边城市众多游客打卡㊣的“网红点”,也成了良西四薯打开㊣外地市场、打造良好口碑的㊣对外窗口,同时还可以为党员、农户提供学习场地,深受大家欢迎。

  乡村振兴既要㊣塑“形”更要铸“魂”。协会党支部每月定期开展的党课学习内容设㊣置既实用又灵活,除了结合农户实际学习党的创新理论,还把㊣科学种植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知识也带了进来。而且还会根据农村的不同时节、重要事项和㊣惠农政策,设计出✅不同的“套餐”,让听课的党员群众㊣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“点餐”。

  如今,良西镇建㊣成占地面积8公顷㊣的党员四薯种植示范基地,实行“党支部+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模式,主要种植高价值特色薯类,有效带动村民增㊣收,良西镇四薯行业协会党支部也因此荣获“恩平市先进党组㊣织”称号。

  “别看这马铃薯不✅㊣起眼,它可是咱们良西镇乡亲们的致富‘金疙瘩’。我呢,就想✅带着✅大家,用科学种好它,再用党的政策让咱‘四薯之乡’的名声响当当,乡亲们的日子也过得红红火火。”吴文伟站在田㊣埂上,望着绿油油的马铃薯地即将迎来丰收,心里满是踏实和期盼。

关键词: 马铃薯之乡